联系电话:
EN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低压系统接地制式分类

  委员会规定,低压系统接地制式一般由两个法文字母组成,必要时可加后续字母。

  1、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接地点对地的关系:T表示直接接地,I表示不接地或通过阻抗与大地相连。

  2、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与地的关系:其中T表示独立于电源接地点的直接接地,N表示直接与电源系统接地点或该点引出的导体相连接。

  3、后续字母表示中性线与保护线之间的关系:其中C表示中性线N与保护线PE合并为PEN线,S表示中性线与保护线分开,C-S表示在电源侧为PEN线,从某点分开为N及PE线。

  低压接地制式将配电系统分为TN-S、TN-C、TN-C-S、TT、IT五种。

  在TN系统中,所有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接到保护线上,与配电系统的接地点相连。保护线应在每个变电所或变电站附近接地。配电系统引入建筑物时,保护线在其入口处接地。为了故障时保护线的电位尽量接近地电位,应尽可能将保护线与附近的接地极相连,如有必要,可增加接地点,并使其均匀分布。

  当中性线截面小于相线截面时,如果回路的相线保护设施不能保护中性线短路,或者正常工作时流过中性线的电流并不明显小于该导线的载流量时,在中性线上必须装设相应于该导线截面的电流检测装置,该装置受到激励时应使相线断电,但不必断开中性线。

  根据中性线N与保护线PE是否合并的情况,TN系统又分为TN-C、TN-S、TN-C-S三种。

  在TN-C系统中,保护线与中性线合并为PEN线,具有简单经济的优点。当发生接地短路故障时,故障电流大,可采用一般过电流保护电器断电,保证安全。但对于单相负荷或三相不平衡负荷以及有谐波电流负荷的线路,PEN线有电流,它所产生的压降呈现在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线路金属套管上,对敏感性的电子设备不利。另外,PEN线上的微弱电流在爆炸危险环境也可能会导致爆炸。同时由于PEN线在同一建筑物内往往互有电气连接,因此,当PEN线断线或相线直接与大地短路时,都将呈现相当高的对地故障电压,可能扩大事故范围。

  在TN-S系统中,保护线和中性线分开,具有TN-C系统的优点,但价格较贵。由于正常时PE线不通过负荷电流,与PE线相连接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正常时不带电位,所以适用于数据处理和精密电子仪器设施的供电,也可用于有爆炸危险的环境中。在民用建筑内部,家用电器大都有单独接地的插头,采用TN-S供电,既方便又安全。但TN-S系统仍不能解决相线对大地短路引起电压升高和对地故障电压的蔓延问题。

  如上图所示,PEN线自A点起分为保护线和中性线,分开以后N线应对地绝缘。为避免分开后的PE线与N线混淆,规定PE线和PEN线涂黄绿相间的色标,N线涂浅蓝色的色标。PEN线自分开后,PE线与N线不能再合并,否则将失去TN-S系统的特点。

  在工矿企业中,线路前端大多为固定设备,对电位敏感的电气设备往往在线路末端,因此到了末端改为TN-S系统十分有利。在民用建筑中,电源线路采用TN-C系统,进入建筑屋内改为TN-S系统。PEN分开后即有专用的保护线,能保证TN-S所具有的特点。

  在TT系统中电源直接接地,一般是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接地。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用单独的接地极接地,与电源在接地上无电气联系,所以适用于对电位敏感的数据处理设备和精密电子设备的供电。PE线也可各自独立,避免出现故障时对地故障电压的蔓延问题。但对中性线断裂后引起相电压的升高等问题,需要采取适当措施。

  TT系统发生接地短路时,短路电流由于受到电源侧接地电阻和电气设备侧接地电阻的限制,短路电流不大,故可减少接地短路时产生的危险性。但除了小容量用电设备外,大多数情况下,不足以使一般的过流保护设备断电,易引起电击事故。因此,TT系统非常适合于容量较小的电气负荷。如果电气负荷容量较大,一定要采用剩余电流保护电器断电,由于剩余电流保护电器价格较贵,且在容量上、品种上还一定要满足特殊负荷的要求,给TT系统的应用带来一定的限制。

  IT系统如上图所示,其中(a)是配电系统中性点与地绝缘;(b)是配电系统中性点经阻抗接地,电源接地极和外露导电部分的接地极分开;(c)是电源中性点经阻抗接地,外露导电部分接到电源的接地极上。

  IT系统的电源不接地或通过阻抗接地,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可直接接地或通过保护线接到电源的接地极上。IT系统当出现第一次故障时,故障电流受到限制,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上不会产生危险性的接触电压,因此能不切断电源,电器设备尚能继续运行。此时报警设备报警,通过检查线路来消除故障,可减少或消除电气设备的停电时间,所以非常适合于要求能持续工作的电气设备。同时,由于第一次故障时的故障电流很小,因此也适用于有爆炸危险的环境。但如果在消除第一次故障前又发生第二次故障,例如不同相的双重短路,故障点遭受线电压,故障电流很大,很危险,因此一定要有可靠而且易于检测出故障点的报警设备。

  IT系统强烈要求不要配出中性线,因为配出中性线后,当发生第一次故障时,lT系统将根据电气设备外露导电部分的接地情况转变为TN或TT系统,而保护设备原按IT系统配置,不能按TN或TT系统的要求动作,所以非常不安全。因为照明电压的需要,IT系统往往引出中性线。在这种情况下,中性线上需要装设过电流检测装置,该装置受到激励时,应将包括中性线在内的所有带电导线从电源断开。如果该中性线短路已受到电源侧保护电器的有效保护或该回路中剩余电流保护设施的保护,且其额定剩余电流动作不超过该中性线倍,该装置动作时又能将所有带电导线包括中性线断开,则可不装设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