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EN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光储充一体化系统技术方案(附下载)

  ⚫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发[2016]74 号);

  ⚫ 《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 [2013]24 号);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 ([2014]35 号);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推进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 2019- 2020 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家电网营销[2019]173 号);

  ⚫ 《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国家电网办 [2017]1 号);

  ⚫ 《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在各省公司开展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的意见》(2017 年 10 月 22 日);

  ⚫ 《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 (2016-2030)》;

  通过分析项目建设地址和建设条件,建设一套综合能源服务示范 系统,包括:光伏+储能+充电系统+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通过采用 先进能量管理系统平台实现能源信息管控及过程监控与优化配置,最 终实现企业级用户多种类能源经济、合理使用,提用电经济效益和能 源管理水平。

  紧紧抓住新一轮能源技术革命、信息通讯技术革命和产业融合发 展新机遇,以提升用电经济效益和能源管理水平为抓手,依托多益公 司,新建一套光伏+储能+充电系统,助推国网广东供电公司成为广东 地区综合能源服务领域主要践行者、深度参与者、重要推动者和示范引领者,践行国网公司“三型两网、世界一流”战略目标。

  1.3.2.1 建设规模:建成一套光储充一体化的综合能源应用示范 系统。

  ⚫ 优先在新能源资源和利用条件好的大型企业、产业园区、高新技 术产业区实施,发挥带动引领作用,提高区域内能源消费中新能 源比例。

  区内地层主要由第四纪上更新统冲、洪积、亚粘土、粘土组成。颜色 黄褐~棕红,硬~坚硬状,具有灰白色网纹特征。土层致密坚实呈硬塑性 状态,承载力 30~50t/㎡,不透水,厚达 18~30m。 本项目的储能系统和充电桩在加油站停车场上建设,可以利用现有的电缆沟敷设电缆,无需大面积开挖。光伏组件一部分安装在屋顶,另一部分利用现有车棚支架安装成光伏车棚,其余设施在屋内或者集装箱内。项 目场址地质条件较好,场地内及附近无不良地质现象,属工程地质较稳定场所,有利于项目实施。

  本项目建设地位于加油站地带,场地周边的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捷, 有利于建设期的材料运输。

  积极贯彻国家电网加快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工作部署,以加油站 停车场为示范地点,建设集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充电桩智慧能源控制 管理系统为一体的先进综合能源系统。研究分布式光伏发电、大功率充电 以及储能系统的互补特性,优化容量配置设计,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开发 智慧能源控制管理技术,探索综合能源在用能终端的应用。

  1.国家电网智能[2010]1617《2011 年新建智能电网项目工作方案》;

  5.《光伏系统性能监测测量、数据交换和分析导则》GB/T 20513- 2006;

  6.《光伏系统)PVES)用二次电池和蓄电池组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IEC 61427-2005;

  20.《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T 50062-2008;

  23.《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GB/T 50064- 2014

  29.《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工程施工和竣工验收规范》NB/T33004- 2013;

  1.符合规范的原则:本项目设计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技术标准和节能环保政策,满足城镇规划、环境保护的要求。

  2.协调性原则:本项目实施应保证原有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会受项目建 设的影响,并注意做好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

  3.提高用户经济效益原则:坚持客户导向,通过增强能源监控能力, 加强用户用能特点分析,提供有对针对性的服务,满足客户深层次、多样 化的综合用能服务需求降低客户用能成本。

  4.节约成本的原则:在不影响实施效果的前提下力求现场布局紧凑, 节约原材料和占地空间,尽量节约成本。

  5.供电安全可靠的原则:全面了解分析配电网现状并结合近远期规划, 做到与配电网的供电能力相适应的原则,以满足供电的可靠性的要求。

  6.节能环保的原则:项目设计应积极采用节能、环保、免维护或少维护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并符合防火、安全、卫生、环保的要求。

  1.根据加油站的用电需求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场地空间条件,安装分 布式光伏发电站、储能系统和电动汽车充电桩,与现有的配电设施、用电负荷、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微电网,优先使用光伏发电站提供的电能, 当光伏电力不足时向储能电池取电,储能电池存储的电取自大电网谷时电, 储能电池供电也不足时再向大电网取电,从而降低日常用电成本;

  2.建设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平台 EMS,对微电网内部能量进行调度控制, 维持微电网功率平衡,实现微电网的离网/并网的无缝运行模式切换,保证 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通过数据管理、监视、微网自控等灵活且个性化的需求侧管理实现对“供-转-输-用”的全过程智能优化;

  本项目将在加油站建设太阳能光伏系统、储能系统、电动汽车充电桩 等 3 个子系统和 1 个综合能源指挥管理平台。

  储能系统是综合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支撑,可以起到削峰 填谷作用,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水平,支撑分布式电源及微网,促进能 源生产消费开放共享,实现多能协同。

  2.能够改善电能质量,任何单个负荷或分布式发电机的投入和退出均 不能引起电压、频率波动;

  为了方便运输和安装,减少占地空间,本项目拟采用集装箱式储能系 统,该储能系统由集装箱箱体(含配电),自动消防系统,温控系统,储 能变流器,电池系统(含机架,电池组,BMS)等组成。

  1.集装箱箱体:包含箱体及内部辅助功能,整体内部机架承重设计, 散热设计,照明功能,保温隔热功能,可防尘,防水,防虫鼠符合 IP54 防护等级,具备门禁功能等,满足整个电池系统在电力储能,及各种复杂 环境下的应用。

  2.自动消防系统:采用七氟丙烷为主要材料的自动灭火系统,并安装 有自动报警装置,一旦检测到火灾,集装箱内能及时断开与外部设备之间 的电气连接,同时启动灭火装置并将告警信息上传至后台监控系统,具备 联动功能。

  3.温控系统:集装箱采用空调制冷采暖方式,可进行风道设计,对电 池进行精确送风,保持整体系统温度一致性。整个箱体采用隔热保温层设 计,减少外部热量影响。电池具备热管理模式。

  4.电池系统:兆瓦级储能电池系统,从电芯到电池阵列,都采用模块 化的集成设计。电池管理系统采用 3 级 BMS 控制架构。电池系统提供高可 靠的电池均衡方式、安全管理方式、热管理方式、并提供丰富的监控项目。

  5.储能变流器:使用先进的功率器件以及先进的数字控制技术,优化控制性能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适合于不同电池充放电需要, 并且在结 构上进行模块化设计,方便安装与维护。具备双向逆变, 对电池充电和放电功能和完善的显示和通讯功能。

  电池是储能系统的核心。目前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储能领域的电池主要 有磷酸铁锂电池、钒液流电池、铅炭电池等。

  钒液流电池尚处于技术发展阶段,其优点是可实现 100%深度放电,充 放电循环寿命长久,约 10000~13000 次。其缺点是系统建设成本较高, 工作温度范围窄,能量密度低,占地面积大,室内应用,需要建设设备房, 增加投资成本,且其系统部件多、故障率高,维护成本高,且容易发生泄 漏。

  铅炭电池是基于铅酸电池技术基础上,在负极加入活性炭,提高了充 放电倍率的同时,也显著提升了电池循环使用寿命。其显著优点是系统成组方案简单、安全,无起火爆炸风险,购置成本低,且其维护量小,基本 实现免维护。其缺点是系统充放电深度(DOD)低,一般为 60%~70%,充 放电倍率低,一般为 0.15~0.2C。不适用于需量调节,风光功率平滑等应用场景。

  磷酸铁锂电池在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系统已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储能领域也有较多应用案例,目前技术已逐渐成熟,且磷酸 铁锂电池成本近两年下降较快,已成为可再生能源储能应用领域的主流。 能量型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充放电倍率通常为 0.5C~1C,放电深度 90%, 系统充放电效率为 90%左右,循环次数可达 5000 次左右。

  结合本项目削峰填谷、需量调节及其他开发验证性需求,推荐采用磷 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根据项目有效充放电功率及能量需求,按照放电深 度 90%,系统充放电效率为 90%计算,本项目暂定配置储能系统额定容量 为 100kW/200kWh。

  本项目的电池组由 2 个 665.6V162Ah 电池簇并联构成。每簇电池由 13 个模组(51.2V/模组)及 1 个高压箱组成。每个模组由 8 个 2S6P 模块串 联组成 16S6P。

  电池系统的保护及监测功能由 BMS 电池管理系统实现BMS 系统分三级管理,分别为托盘 BMU、MBMS、BAMS,每级 BMS 主要功能

  ①BMU(模组级,内置在模组内): 监测单体电芯的电压、温度和单个 托盘的总电压,并通过 CAN 协议向上级 BMS 实时传递以上信息,能够控制 单体电芯的电压均衡性。

  ②MBMS(机架级,内置在高压箱内):检测整组电池的总电压、总电流, 并通过 CAN 协议向上级 BMS 实时传递以上信息。能够显示电池充放电时容 量、健康状态,对功率的预测、内阻的计算。控制继电开关和盘级单元电 压的均衡性。

  ③BAMS(系统级,多簇电池并联时提供):收集下级 MBMS 信息,能够 实时对电池剩余容量、健康状况进行预估。通过 RS-485、CAN ModbusTCP/IP 的方式与上位和外部系统进行通信。根据系统复杂程度系统 BMS 可集成到开关盒内或单独集成。

  ①模拟量测量功能:能实时测量电池簇电压,充放电电流、温度和单 体电池端电压、温度等参数,并通过计算实时给出单体电池的 SOC 值及 SOH 值。确保电池安全、可靠、稳定运行,保证电池常规使用的寿命要求。

  ③电池系统运行报警功能:在电池系统运行出现过压、欠压、 过流、高温、低温、通信异常、电池管理系统异常等状态时,能显示并上报告警 信息,通知 PCS 及后台监控系统,以及时改变系统运行策略。

  ④电池系统保护功能:在电池系统运行时,如果电池的电压、电流、 温度等模拟量出现超过安全保护门限的情况时,电池管理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就地故障隔离,将问题电池簇退出运行,同时上报保护信息。

  ⑤自诊断功能:电池管理系统将具备自诊断功能,对电池管理系统与 外界通信中断,电池管理系统内部通信异常,模拟量采集异常等故障进行 自诊断,能根据实时测量蓄电池模块电压、充放电电流、 温度和单体电 池端电压、计算得到的电池内阻等参数,通过一系列分析诊断模型,得出单体电 池当前容量或剩余容量(SOC)的诊断,单体电池健康状态(SOH)的诊断、 电池组状态评估,以及在放电时当前状态下可持续放电时间的估算,并能 够上报到监测系统。

  ⑥热管理:锂电池模块在充电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热能,使整个电 池模块的温度上升,因而,BMS 具有热管理的功能,对电池的温度进行监 控,如果温度高于保护值将开启温控设备强制冷却,若温度达到危险值, 该电池组能自动退出运行。

  ⑦事件及历史数据记录功能:电池管理系统能够在本地对电池系统的 各项事件及历史数据进行存储。运行参数的修改、电池管理单元告警、保 护动作、充电和放电开始/结束时间等均将有记录,事件记录具有掉电保持功能。每个报警记录包含所定义的限值、报警参数,并列明报警时间、日期及报警时段内的峰值。

  ⑧操作权限管理:具有操作权限密码管理功能,任何改变运行方式和运行参数的操作均需要权限确认。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