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EN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长城Hi4-Z全球首拆:弯道直道都要超车!

  你想要活出怎样的人生?这是宫崎骏在人生最终篇里,留给我们这一代每一个人的问题。

  在这个社会里,有千万甚至上亿的你我,都是时代的螺丝钉。囿于城市的我们想走出去、想去广阔的旷野里呼吸新鲜的空气……

  从某种角度来说,越野车似乎是千万社畜的“灵魂解药”。但那些强越野车型,似乎又是大家遥不可及的玩具,轻易不会选择。

  当中国越野界的天花板,长城汽车知晓了大家的需求后,定位于泛越野领域的Hi4-Z技术应运而生。我们很早就知道,这是为大多数人的生活而打造的越野技术;但在拆解过Hi4-Z之后才知道,这可能是泛越野领域的天花板技术。

  了解长城的车迷应该都知道,长城汽车始终都致力于打造高性能越野车。在研发越野车时,长城以往最喜欢的就是非解耦四驱技术。简单来说,非解耦四驱依靠机械传动轴连接前后车轮。

  秉承着“机械最可靠”的原则,长城始终致力于为高性能越野车打造非解耦四驱系统,为的就是车辆能在复杂严苛的环境下,始终以可靠的方式输出高性能。

  此前,了解过长城Hi4-Z的车迷朋友可能也了解到,Hi4-Z技术其实是解耦四驱的一种。它的前桥与后桥,并不通过机械传动轴进行连接,而是通过电信号传递给电机,实现四驱能力。

  我们即便是买了越野车,大多数的用车场景也是在铺装路面和城市道路。至于上山下海的强越野活动,更是与我们“无缘”。

  在这样的场景下,我们追求的不是车辆能翻越多深的沟壑、能在多崎岖的峭壁上攀岩,而是车辆在公路和城市使用场景下,能带来强劲的性能、舒适的品质、经济的油耗,同时它也具备一定的越野底子,能够很好的满足我们的不时之需。

  方程豹、捷途,用电驱越野为大家带来了新答案。而长城在电驱越野市场虽然入局稍晚,但在这次拆解Hi4-Z的过程中,长城“默默地”向电驱市场呐喊:“你们会的东西,我也会!而且我还能比你们做得更好!”

  首先,从结构来看,Hi4-Z就是一套纵置布局的插混四驱系统。这套驱动系统的布局,其实并没有太大幅度的创新。一台插混发动机、一台3挡DHT变速箱和无极变速箱、前后各一台驱动电机,再加上大容量电池包,构成了Hi4-Z的核心。

  从运行逻辑来看,Hi4-Z能轻松实现串联驱动(发动机发电)、并联驱动(发动机和电机同步运行)、发动机直驱和纯电驱动这四大基础模式;从驱动形式来看,Hi4-Z可以让车辆实现前驱、后驱和四驱……

  其实从这些驱动模式和逻辑来看,Hi4-Z实际上并不神秘,因为比亚迪的DMO电驱越野架构也有着与之类似的驱动逻辑。但从细节技术来看,长城Hi4-Z真的有不少“独门绝技”。

  首先,搭载Hi4-Z的越野车,是真的不怕电池没电。相较于DMO系统,Hi4-Z实现了3挡DHT和无极变速的深度集成。

  这样来说吧,就算把驱动电池的电量用光,Hi4-Z依靠发动机和具有超宽速比范围的“双变速箱”,依然能轻松实现高效驱动。在全速域的范围下,处于馈电状态的车辆都有劲、都高效。

  所以,开着Hi4-Z车型出门自驾远游,可以完全不用考虑“电池还有多久没电?”、“没电后在哪充电?”的问题。而在城市场景下,Hi4-Z能带来更高的经济性表现。

  由于取消了中央传动轴,所以Hi4-Z架构可以直接把驱动电池安放在车辆的大梁中央。

  在拆解时我们大家可以看到,电池包几乎把越野车的大梁中部占据得满满当当。因此,Hi4-Z也配备了高达59.05kW·h的大容量电池。

  在WLTC工况下,车辆的纯电续航里程将达到200km以上,相比起行业内其他的电驱越野车,Hi4-Z技术加持的车型可以用纯电跑得更远,使用体验更加方便也更加省钱。

  再一个,在拆解Hi4-Z架构的时候,我们明显能够正常的看到Hi4-Z架构的电池保护装置非常完善。

  在电池包周围,除了高强度的大梁外,还有纵向多重高强钢护板、高密度吸能材料等颇为扎实的结构防护措施。

  在越野蹭底等情况下,它们能完整、有效地保护车辆电池结构,避免电池包出现热失控、短路等问题。

  我想没有谁会拒绝一辆经济性出色、安全性可靠的电驱越野车。同时,在Hi4-Z架构中,长城还为其配备了高性能发动机和前后高功率电机。

  系统综合功率715kW,全力加速的情况下,车辆的零百加速时间能立即进入到4秒级;而即便是在亏电状态下,车辆也能实现5秒级加速。

  其实对于普通人而言,Hi4-Z这套解耦插混四驱结构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能带来几乎无痛点的出行体验。中轻度越野无痛点、长途旅行无痛点、城市通勤无痛点,安全性同样没有痛点。长城在电驱越野领域的技术创新,为泛越野爱好者带来福音。

  其实在技术拆解现场,有不少车迷都比较关注Hi4-Z技术体系中的电驱技术。

  不得不说,相较于DMO技术,Hi4-Z技术架构有很多细节实现了技术创新,特别是电池包扩容、“双变速箱”衔接,带来了长续航、直驱不乏力的核心优势。

  在这一技术体系中,长城将配备2.0T四缸发动机和3.0T V6发动机两种方案。

  如果说电驱技术的进阶,让长城实现了弯道超车,那么发动机技术升级,则让长城实现了真正的“直道超车”。

  不管是2.0T机型还是3.0T机型,都涵盖了丰富的技术细节。例如在设计阶段,匹配Hi4-Z混动架构的发动机,并没有片面地追求热效率。

  因为在消费的人的用车场景中,大家开着Hi4-Z泛越野车型,并不仅仅是在城里通勤,更要面临长途自驾游的状况。所以,消费者会面临大部分发动机直驱的场景。此时,发动机不仅要发电,更要参与驱动。如果一味地追求热效率和发电效率,那么车辆的性能将会大打折扣。

  长城通过米勒循环、VGT增压器、350Bar高压喷射、低压EGR等技术,实现了热效率与驱动性能的平衡。例如VGT可变截面涡轮增压技术,能够准确的通过发动机的转速自动调整涡轮进气量,不仅能提升车辆的峰值性能,还可以在低速驱动阶段提升动力线性程度。

  而350Bar高压喷射、低压EGR技术的核心逻辑,就是充分的利用燃油的热值,让燃油高效燃烧、减少发动机热能浪费,从而在保证高性能的同时,提升车辆发动机的热效率。

  根据官方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Hi4-Z匹配的2.0T发动机和3.0T发动机,最高工程热效率分别可达40%、38.5%,稳定行业巅峰。而且长城的高热效率优势,并没有以牺牲性能为代价。

  很多人认为,长城在新能源时代花费大力气研发发动机技术,是在做无用功。但在看过Hi4-Z技术的拆解之后,笔者坚信,长城直道超车的路径是完全正确的。

  因为在新能源时代,插混车辆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长城在做好三电技术探讨研究的同时,也带来了行业领先的发动机技术。这样的发动机技术,也能与三电技术结合,以此来实现1+1>2的效果。所以,弯道和直道都在超车的长城,进入到新能源时代之后,必然能比竞争对手拥有更多的技术底牌。

  通过对Hi4-Z架构的拆解,我们有一点可以确信,那就是长城能够继续在越野市场保持标杆地位。

  原因很简单,竞争对手们做到的技术,长城一样能实现,而且还通过自身的经验累积和技术储备,做得比竞争对手更好。

  手握Hi4-Z技术的长城,面对多样化的行业竞争,也有了慢慢的变大的底气。我们始终相信,在Hi4-Z技术落地并上市之后,也会吸引到大量的泛越野爱好者,为大家带来新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