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EN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上海辰竹:成为工业安全产品领域的“华为”

  • 华为,秉承“以奋斗者为本,以客户为中心,长时间坚持艰苦奋斗,坚持自我批判。”的价值观,成为全世界第一大电信设备制造商,世界公认的中国明星企业。

  多年来,各行各业无数有理想、有抱负的新兴企业无不以华为为榜样,艰苦创业,奋发图强,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求真务实、突飞猛进,为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众多拥趸华为的企业中,有一家专注工业安全产品的非公有制企业——上海辰竹仪表有限公司,致力于提供优质的工业安全产品和服务,用科技保障企业安全!

  前不久,上海辰竹SPD事业部总经理陈科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中美贸易战对企业的影响时表示:中美经贸摩擦对公司的供应端有一点影响,但上海辰竹早已做好应对措施,提前做好了备料计划。而美方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扼制,恰恰警醒了国内企业对民族产业的重视。在此背景下,上海辰竹作为国产优质品牌,市场推广阻力反而减小,业绩增长明显。

  一家民营科技型企业,何以能在国际政治经济发展形势风云变幻、市场之间的竞争态势不断加剧的大背景下,逆风不怂,顺风不浪?

  上海辰竹成立于2002年4月,由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SIPAI)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本安自控系统关联设备(安全栅)技术探讨研究及产业化”项目组转制而来,现专门干工业安全保护产品的研发和制造,有防爆、防雷、防电磁干扰、机械安全、控制安全等保护产品如安全栅、电涌保护器、信号隔离器、安全继电器、智能控制器等,现在已经成为国内知名的安全保护产品研制、制造、服务企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自动化工业水平并没有像别的行业一样通过技术引进和中外合资的方式得以迅速提升,我国的仪表和自动化工业的规模虽然也在扩展,但除了出现像浙江中控这样的极少数佼佼者,高端产品乏善可陈。1999年国务院各工业主管部门改制之后,从原来的国营仪表厂和研究院所出来的技术人员和经营人员组建了许多的非公有制企业。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大潮和国家政策鼓励下,2002年,董事长王竹平先生(“九.五”攻关项目组组长,教授级高工,国务院津贴专家)带领6个技术人员,从国企下海,创立了上海辰竹。

  在防爆安全仪器仪表行业中,市场一直被国外垄断,但王竹平和团队坚信自己的技术专长、坚定主攻方向,在技术和品质上稳扎稳打,使产品性能质量迅速赶上国外同类型产品水平,市场占有率逐年攀升,打破国外企业技术垄断,使年需求量200万台进口产品的平均价格下降到原来的1/10,进口产品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从95%下降到60%,为社会节约大量投资和外汇。

  2013年8月,第100万台辰竹产品下线,成为上海辰竹发展的新起点。2018年销售一举突破50万台,迈上新台阶。

  图1 上海辰竹 SPD 自动化生产线万台上海辰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部分产品出口海外,应用于石油、化工、天然气、风电、冶金、煤矿、制药、船舶、建材、水处理、国防航天(火箭、航母、核潜艇)等行业,1500余个客户,4000余个项目和设备配套。

  上海辰竹创立伊始,依托SIPAI在自动化控制领域五十多年的技术储备与经验积累,并不断吸纳优秀人才加入,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开发团队。上海辰竹的开发团队占员工总数的25%,其中,中高级工程师占50%,30%具有研究生学历。公司每年将销售额的10%投入研发,每年开展十余项研发技术和产品研究开发。曾承担国家、市部级、区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参与国家、行业、团体标准制(修)定7项,已发布3项。

  截止目前,上海辰竹拥有包括14项发明专利在内的80来项自主知识产权,获得多项国际认证,包括IECEx、欧盟ATEX、日本TIIS-Ex,德国TüV SIL、德国TüV 机械安全指令等。参与国家、行业、团体标准制(修)定7项,已发布3项。2018年列入上海市标准化试点企业。曾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松江区科学技术进步奖、石油和化工行业科技进步等政府及行业科技进步等奖项20余项,被认定为松江区企业技术中心、专利试点企业、创新示范企业,有5项科技成果列入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上海辰竹从2006年开始研发制造电涌保护器(SPD)产品,经过多年稳定的发展,SPD现已成为公司第二大产品线。产品涵盖了信号、交直流电源、视频网络、天馈等各类SPD。2014年,上海辰竹推出新一代大通流信号SPD(图2),2018年,推出新一代电源类SPD(图3)。上海辰竹SPD产品在性能上实现多项突破,申请国内发明专利4项、国际发明专利2项,已授权2项;拥有实用新型授权专利7项和外观设计专利1项。同时,典型产品经过上海市防雷中心型式试验、Intertek国际检验测试的机构CE测试,并通过IECEX防爆认证和SITIIAS功能安全认证。目前,产品的生产和检验均实现自动化。

  此外,上海辰竹研发中心以中国国家标准和IEC国际标准为规范,建立了以本质安全防爆产品、功能安全为主要营业产品的安全保护电子科技类产品设备的研究、开发体系,拥有德国莱茵TüV 认可的电磁兼容性试验室以及雷电冲击实验室,能够承担70余项产品性能测试,包括:功能安全要求的电磁兼容加强试验、220kA(8/20us)和35kA(10/350us)浪涌冲击试验、电气安全性能测试、高低温度的环境试验、PCBA温度分布测试、加速可靠性试验和长期可靠性试验等。

  2007年10月,中国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的“两化融合”战略思想。2008年底工信部批准上海为国家“两化融合”试验区,上海辰竹成为首批试点单位。王竹平敏锐地意识到,“两化融合”将有效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的发展,对构建以信息化为支撑、自主创新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具有推动作用。2009年,上海辰竹以“两化融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战略,成立了以王竹平董事长为组长的推进领导小组,启动了持续三年的“两化融合”推进计划。

  随着“两化融合”的推进,上海辰竹的生产和管理效率大幅度的提升。2011~2013年,公司制造产量增长50%,产品返回率从5‰下降到2‰,人均效率从每年6500台提高到8000台,每台产品的生产周期从10个工作日缩短到5个工作日,在生产人员与厂房面积不增加的情况下,仪表年产能从30万台增加到50万台。而自2017年10月起启动的辰竹制造中心“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工厂三年计划”,于2018年3月、12月分别完成一期、二期实施,累计硬件和软件投资超1000万元,年产能增加至100万台, “质量、交期、效率”这三项衡量制造能力水平的核心指标均大幅度的提高。公司的小批量、多品种、高质量和快速交货智能制造管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每一个生产环节、每一个管理细节、每一位员工、每一个产品都从中获益。”

  上海辰竹规模有限,但却是一家高效的企业。上海辰竹曾连续三年荣获上海市仪器仪表行业经济运行十佳企业,获评上海市优秀私营企业,获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培养)企业。“经济运行十佳企业”不以规模论英雄,重在经济运行质量,从利税增长率、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经营安全率等14个指标综合评估。

  上海辰竹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保证产品质量,提升国际化的视野、专业化的水平和系统化的能力,发扬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精神,深挖技术、推动发展,创造社会价值、履行社会责任,先后与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等高校建立产学研校企合作,设立“辰竹创新创业奖学金”鼓励和支持青年人才的成长。并由董事长王竹平先生个人出资设立“辰竹人教育基金”,已连续发放8年超过80万元。

  董事长王竹平表示,上海辰竹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聚焦工业安全,用科技来保障企业的安全。上海辰竹一直秉承“品质成就未来”这一理念,努力打造“专、精、强”的企业,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安全可靠的产品。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