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EN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坚持长期主义 成就插混全能典范 沃尔沃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浅析_车家号_发现车生活_汽车之家

  今年中国汽车市场新能源车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在增长率方面,插混车型要高于纯电动车型,这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插混车型在未来还有很强的增长率,依然是很多消费者青睐的车型。由这样来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插混车型依然很有大的市场,而目前在国内的豪华汽车市场中,插混车型也保有不少的市场占有率。不为大部分人所知的是,以安全著称的沃尔沃汽车,实际上也在插混领域耕耘多年,已经有很深的电动化技术积淀。

  目前市场上的非纯电新能源车型以插混和增程为主,而其中插混又会根据其电机布局位置和输出特性分为并联和串并联两大类,而在串并联中,我们又可以将其分类为主打经济的一类以及更偏全能的一类,那么在他们之间究竟有咋样的区别呢?

  首先从增程式动力来看,它们相比插混车型最大的区别就是发动机不直接参与驱动车辆,而是主要用来发电,车辆通过电机进行驱动,这样的好处是车辆始终采用纯电进行驱动行驶,驾驶品质在高电量时和电车型一样,并且增程器因为不需要参与驱动车辆,可以始终处在高效率区间运行进行发电,同时车辆相比纯电车型没有里程焦虑,综合续航都比较长。但缺点就是车辆纯电续航能力比较短,并且动力电池亏电时驾驶质感会变差,且油耗也相比插混更高一些。

  接着再来看插混车型,虽然都叫做插混,但因为车辆架构以及布局等的不同,也会分为几个类型,首先是并联结构的改装型,它们采用中功率发动机和P2电机。由于是在油车平台基础上升级而来,虽然也能实现油电共同驱动提升燃油经济性和行驶质感,但在结构上有着先天不足,这种车型只能将动力电池安装在后备箱,不仅会侵占后备箱储物空间,还容易在发生追尾事故时损伤动力电池。

  其次是市面上大多以主打经济性为主的插混车型会采用的结构,它们大多都是以前驱车型为主,采用低功率发动机+P1+P3电机的串并联结构。能轻松实现在动力电池有电时通过P3电机实现纯电行驶,而动力电池亏电时通过P1电机进行发电。这种结构主打的就是经济省油,但驾驶乐趣却不是这类车型的主要诉求。

  最后的这种全能型结构更多出现在价格更高的插混车型上,其采用高功率发动机+P1+P4电机组成的串并联结构,可以在纯电模式下通过P4电机实现纯电后轮驱动,而发动机在有强动力需求时会协同工作,形成四轮驱动,而在高速时,能够最终靠发动机在高效转速区间进行驱动。简单来说,全能型采用高功率发动机+共轴电机+独立电机+中央电池的结构,能够说是更为全能的一种插混组合,包括兰博基尼Revuelto和布加迪Tourbilon等顶级车型所采用,并且沃尔沃旗下的插混车型也采用了这种结构。

  沃尔沃的T8插混车型均出自沃尔沃SPA(Scalable Platfrom Architecture)可扩展平台架构。SPA平台的建立,使得大多数沃尔沃车型,不管车型大小以及复杂性,都能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增强了新车型开发的灵活性,提升了零部件的共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沃尔沃T8插电式混合动力由2.0T高功率发动机+P1共轴电机+P4独立电机+中央电池组成。拥有335kW上限功率和709N·m最大扭矩。不仅如此,沃尔沃T8插电式混合动力的经济性也很出色,综合续航能力超过1000公里。沃尔沃T8插电式混合动力之所以能做到这样的实力,与其独特的P1+P4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采用2.0T+8AT的动力组合,保留了变速箱,电机采用P1+P4。其中发动机负责驱动前轮,P1电机负责启停功能和辅助发动机,P4电机负责驱动后轮。

  这样的结构能轻松实现性能和四驱的兼顾,那么经济性又该如何保证呢?答案来自P1电机,沃尔沃将P1电机称之为C-ISG电机。它并不是传统48V轻混上的BSG皮带驱动的P0架构,而是一个共轴电机,将电机转子与曲轴输出端直接相连,用电机定子取代传统飞轮。该电机采用16对极设计,拥有34kW上限功率,150N·m最大扭矩。所以在起步时,它能有效地延后发动机介入,保证经济性。在安全性表现上,沃尔沃一直是行业的标杆,其插混车型也延续了这一优良历史传统。沃尔沃T8插混家族采用前油后电、中央电池布局,利用车身结构对电池形成360°防护,确保在正碰、测碰、和追尾时都撞不到电池,车辆托底也不会伤及电池、电机。

  沃尔沃之所以能造出如此出色的T8插混,正是由于其坚持豪华标准插混经验超过12年。早在1992年沃尔沃就发布了行业首台燃气涡轮增程式电动车型——ECC车型,迈出了电动化的第一步,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140km纯电续航能力和670km综合续航能力。在2007年,沃尔沃发布了行业首台插电增程式电动车型——RCC车型,它采用四轮独立驱动电机,实现100km纯电续航能力,既能插电也能充电。

  由于沃尔沃选择坚持豪华标准,增程式动力存在亏电动力衰减严重、亏电增程噪音明显、亏电油耗堪比油车等问题,所以沃尔沃在17年前淘汰了增程式技术。在2012年沃尔沃推出了V60 PHEV车型,它是品牌首款插混车型,可实现0-100km/h加速时间6.2秒,综合油耗1.8L/100km,兼顾性能与效能。在2014年,沃尔沃正式推出了T8插混动力技术,技术革新符合豪华标准的插电式混合动力。

  从32年前探索增程,到12年前推出插混,再到10年前革新插混,沃尔沃面对选择坚持豪华标准,是奠定如今插混能力水平的首要前提。例如在23年前,全球首批搭载42V系统并运用ISG集成电机的S80车型,其ISG电机与目前T8插混动力的P1共轴电机在技术上同源。而早在14年前C30车型采用的中央电池结构,也延续了到了现今T8插混动力车型之中。在13年前,由F1传奇工程师、时任沃尔沃全球动力工程师副总裁的Derek Crabb博士率队研发沃尔沃新新一代DRIVE-E发动机,正是T8插混动力中的2.0T高功发动机。在12年前,沃尔沃还打造了全球首批赛用级Vi-Grade底盘系统,并用在此后沃尔沃车型的开发之中。这些深厚的积淀,共同造就了沃尔沃T8插混动力的出色实力。

  观察沃尔沃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综合表现,可以明显看出沃尔沃精准把握了高净值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豪华车的期望。通过采用尖端技术,沃尔沃全面满足了用户对于驾驶性能、节能续航以及安全防护的严格标准,从而提供了全方位的驾驶安全感。在产品层面,沃尔沃明年将持续扩大和完善插混布局,在现款插混车型XC60 T8、XC90 T8、S90 T8的基础上,明年将推出革新车型,包括新款XC60 T8、新款XC90 T8、新款S90 T8。同时还包括全新主销款插混SUV的全新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