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EN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电涌保护器的IEC标准化进程和改革思路

  电涌保护器(SPD)是低压配电系统和电信及信号系统中用于限制雷电过电压,保护线路安全的重要电气装置。虽然中国是目前世界上SPD制造和使用的第一大国,但不是第一强国。在全世界内,占据高端市场的还是以德国、法国等公司制作的电涌保护器为主,究其原因,这些国家在国际标准制定层面上一直占据着话语权。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立于1906年,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非政府性国际电工标准化机构,也是联合国经社理事会(ECOSOC)的甲级咨询组织。目前,IEC成员国包括了绝大多数的工业发达国家和一部分发展中国家。IEC的宗旨是促进电工标准的国际统一,电气、电子工程领域中标准化及其有关方面的国际合作,增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IEC的工作领域包括了电力、电子、电信和原子能方面的电工技术。

  IEC/SC 37A是负责起草和规定SPD有关技术要求和实验方法的机构,于1998年发布了第一版IEC 61643电涌保护器系列标准,参与起草的国家以德国、法国、奥地利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主,中国当时并没有参与相关工作。根据该版本标准,我国于2002年发布了对应的国家标准。之后,我国的电涌保护器强制性国家标准都等同采用或者修改采用IEC标准。因此,IEC标准基本成为中国电涌保护器研发、生产、检测和认证的主要技术依据。

  我国于2007年起实质参与了IEC/SC 37A的工作。当年,在全国避雷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领导下,上海市防雷中心承办了SC 37A的WG3和WG5工作组会议。之后,上海市防雷中心、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四川中光防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专家开始参与SC 37A的WG3和WG5的工作。2008年11月,上海市防雷中心、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施耐德公司和深圳盾牌公司派员,组成了中国代表团,远赴奥地利,参与SC 37A的工作组会议和年会,这是历史上我国代表团出国参与SC 37A工作组会议阵容最强大的一次。之后 ,中国代表团先 后赴瑞典、瑞士、葡萄牙、斯洛文尼亚,意大利、希腊、日本、美国、捷克、韩国等国参与工作组会议。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继2007年上海会议之后,我国又于2011年和2017年先后在深圳和成都主办了两次SC 37A的工作组会议,这为我国SPD行业了解IEC标准的制定和相关工作动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参与IEC/SC 37A工作初期,我国代表主要是学习,包括学习IEC标准制定的规则和流程,以及会议沟通的技巧。随着代表们对规则的掌握和相应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代表参与IEC/SC 37A工作的程度不断加深。

  为对接AHG9工作组,全国避雷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了国内对口工作组,工作组成员包括了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上海电器研究所、华为、四川中光防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防雷中心等国内20多家具有行业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机 构和企业 。从2017年—2018年,对口工作组分别在厦门、西安和成都召开了三次会议,最终于2018年3月形成了两份研究报告并提交给IEC。其中《智能SPD研究报告》从智能低压电器的发展历史和现有的IEC有关标准入手,提出了智能SPD发展的必然性和标准化工作的可行性。进而从智能SPD的产品结构特点、定义、功能要求、安全要求和标准化工作方向等方面做综合阐述。《SPD专用脱离器(SSD)研究报告》从SSD的定义、必要性和性能要求等方面做了阐述,并提出了修改IEC 61643-12(CD)附录N和增加附录Q“SSD电气试验方法”的两份提案。

  2018年6月5日,IEC/SC 37A AHG9工作组会议在美国阿林顿市召开,会议将“智能SPD”在标准化工作中定义为“带附加功能的SPD”。在这次会议上,又有三个国家的代表申请加入了AHG9工作组,AHG9工作组成员的代表国扩展到了中国、德国、法国、葡萄牙、奥地利、澳大利亚、意大利、捷克、西班牙、日本和美国,涵盖了SC 37A的绝大部分成员国。

  在2018年12月的IEC/SC 37A年会上,所有各国的专家代表都表示“智能SPD”代表了SPD的发展趋势,但是大家更倾向在标准化工作中使用更技术性的名称——“具有附加功能的SPD”,即SPD+AF(SPD with addition function)来称呼这种新类型的产品。

  在参与IEC/SC 37A标准化工作的这十年里,我国的SPD行业也经历了不断成长和成熟的过程,更多的企业认识到参与国际和国内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也自觉自愿地投入到标准化工作中,以四川中光防雷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非公有制企业,为我国SPD的标准化工作投入了很多的资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我国的SPD国际标准化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收获了一些成果,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

  在IEC / SC 37A 中,很多代表已经持续工作了20多年,他们长期就职于工作组,了解每个标准从无到有的过程,同时也影响了每个标准的编制过程。近十年来,虽然我国也有代表长期关注,但是人数还较少,一旦该代表团工作变动等原因而无法参会,就非常有可能导致相关工作的断档。

  由于IEC是国际性组织,因此参加此项工作的人员,不但需要有过硬的技术能力,能了解会议讨论的内容,而且还需要有良好的外语听说等表达能力,能够参与到会议讨论中,通过讨论来获取信息和参与工作。此外,还需要有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能够和其他几个国家代表形成良好的关系,这样才可能引领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由于IEC是非营利性机构,因此所有参与工作的费用都是由参会代表自行承担。我国政府机构没有支持IEC工作的经费机制,经费都来自于参会者单位自筹,如果单位由于政策、经费预算等问题无法资助,也会导致相关工作的中断。

  以上的这些困难不光SPD行业需要面对,其他的行业都有类似的问题,现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改革建议:

  一位青年专家从开始参与IEC工作到能够有所贡献,常常要5年以上的时间。这里面就需要对他们进行培训,提高效率。IEC总部已经推出了Young Professional的计划,大力培养中青年标准化人才。在这方面我国还没有相应的鼓励政策,造成人才断层和储备严重不足。建议设立青年专业培育计划,配套相应的经费,保障青年有持续的机会参与相关的工作。

  IEC标准本质是面向工业,因此企业的参与是标准发展的重要保障。面对我国SPD企业相对体量较小,建议政府推出标准化项目,资助公司参与标准化工作,促进企业的技术发展。

  IEC标准是相关领域最高级别的标准,其技术内涵非常深厚,因此就需要来自学术界和工业界专家们的联手合作,才能促进技术的提升。目前学术界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参与意愿不高,这主要和学术界的评价机制有关。建议政府建立标准化工作在学术领域的评价机制,吸引更加多的学术人才加入。

  我国SPD行业参与IEC标准制修定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经过1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AHG9专项工作组,是我国首次在IEC/SC 37A主导的一项标准研究工作,代表我国SPD行业在IEC国际标准化道路上迈出了里程碑的一步。通过这项工作,我国SPD行业了解了IEC标准制定的规则,积累了国际标准化工作经验,如果该项工作的成果能形成IEC的有关标准规范,对我国SPD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