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EN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国网绵阳供电公司:科学技术创新助力提升电网保障能力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9日电 (吴佳毅)近日,中国水利电力质量管理协会公布2024年电力行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交流评价结果,国网绵阳供电公司4项质量管理成果分获2项一等奖等优异成绩。该公司围绕科学技术创新突破行动,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加快新科技、新技术试点落地和成果转化,以科技引领推动实现更高层次、更多维度的提质增效。

  完善的科学技术创新机制是培育科学技术创新成果落地落实的重要基础。为充分的发挥“中国唯一科技城”禀赋优势,推动科学技术创新突破行动迈出坚实脚步,绵阳供电公司大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从激发创新潜能、解决实际问题出发,通过构建“优势互补、协同共享、信息互通”的开放创新体系,加强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互通,发挥劳模工作室、创新工作室等各类创新平台作用,围绕攻关重点项目、储备创新资源、建强科创平台、培育重大成果等方面,制定科学技术创新专项行动重点工作安排方案,推动电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新突破。

  科研创新的体现不仅仅在于项目攻关、专利授权中,具备丰富的创新成果落地转化经验,科学技术创新的底子才能更加厚实。绵阳供电公司持续加强科技项目成果的转化管理,依照“创新-研发-推广-迭代-盈利”成果转化模式,建立完善可转化成果清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落地,推动公司和电网科学技术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2023年绵阳供电公司科技成果孵化形成产品7项。

  10月8日,在绵阳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供电服务指挥平台,虚拟指挥员“电啵啵”正实时跟踪服务处理进度、快速进行研判决策,智能预警各服务时间关键节点,替代人工全过程监控指挥。这是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首批试点的供电服务指挥平台,具备工单轨迹跟踪、抢修精准聚焦、客户服务主动关联、战时指挥自动切换等支撑功能。

  物资调配、作业路径的最优规划对于抢修工作至关重要,绵阳供电公司创新“平战”结合指挥模式,“平”时以工单地图挂图作战,“战”时以准军事沙盘式指挥,实现可视化、信息化、即时化督导,推动配网抢修、客户服务、质量监督、应急指挥数智化升级。“挂图作战”依托电网一张图实现“轨迹监控+进程督办”的关联管控,结合大数据分析结果标注客户和设备画像,将气象预警、服务工单、地灾隐患、缺陷故障等关键信息在电网一张图中动态可视化展示,智能协作助手将停电信息精准推送至客户侧。在减少人力资源投入的同时,也更专注于全面、高效、精确的督办指挥。“挂图作战”供服指挥应用后抢修平均时长大幅缩短。

  “已飞行到目标杆塔,开始执行自主巡视。”10月8日,在绵阳市梓潼县10千伏黎金线号杆塔上方,一台拥有AI功能的无人机播报完语音提示后,随即通过激光雷达和智能算法,开始执行自主仿线飞巡。另一边,国网梓潼县供电公司供电服务班运维人员马福玮循着无人机飞行的方向,辅助进行地面巡视,仔细地观察杆塔地基沉降、滑坡等。

  配电线路环境复杂、数量众多,传统人工巡视效率低、精细化不高,“智巡为主、人巡为辅”的双巡检模式是应对数智化转型和高质效运检的必然选择。梓潼县供电公司作为国网公司首批配网无人机自主巡检示范单位,在实现配网无人机自主飞巡方面有自己“秘诀”。得益于绵阳供电公司在梓潼创新应用的“AI点云+影像”和激光雷达的全自动高精度巡检技术,其新型激光点云、坐标采集、智能识别等功能实现了航线精细化自主规划、AI智能飞巡,有效提升配网运维质效。绵阳供电公司充分的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地推进新技术、新装备在电网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开展无人机高精度全自动巡检技术探讨研究,推动电网运维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今年以来,共开展无人机巡检7056千米。

  下一步,绵阳供电公司将紧紧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要求,以打造数智化坚强电网、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有力抓手,热情参加新型电力系统2030重大攻关任务,聚焦电网建设、生产技术等关键领域创新,提升电力保供能力。(完)

  ① 凡本网标注明确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全部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标注明确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标注明确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是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照法律来追究法律责任。 法律顾问:四川昊通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