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EN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2024年中国智能电网行业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预测研究报告

  中商情报网讯:在当今能源变革的时代浪潮中,电力作为支撑现代社会运转的关键能源,其输送与分配体系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的提升,智能电网,这一融合了先进的技术与创新理念的新型电力系统,正慢慢的变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操控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保护用户、抵御攻击、提供使用户得到满足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智能电网产业链上游为发电环节,包括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和不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两大类;中游主要涉及智能输电、智能变电和智能配电三个部分;下游为用电以及智能调度系统等领域。

  近年来,智能电网行业受到国家政策的重点支持,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推动智能电网行业的发展与创新,如《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保障新能源高水平发展的通知》《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等。随技术的慢慢的提升和政策的持续推动,智能电网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的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慢慢的提升以及新能源发电的普及,中国智能电网市场规模正持续扩大,并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智能电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未来投资战略分析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智能电网市场规模约为1077.2亿元,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31%。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中国智能电网市场规模将达到1188.2亿元。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智能电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未来投资战略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2023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2023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9.2亿千瓦。2024年1-8月,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1.28亿千瓦,同比增长14.0%。其中,水电发电量4.29亿千瓦,火电14.14亿千瓦,核电0.58亿千瓦,风电4.74亿千瓦,太阳能7.52亿千瓦。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智能电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未来投资战略分析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达92241亿千瓦时。2024年1-8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656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9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第二产业用电量420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第三产业用电量123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0%;城镇和乡村居民生活用电量103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智能电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未来投资战略分析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电源工程建设投资完成额达9675亿元,同比增长30.1%。2024年1-8月电源工程投资完成额达4976亿元,同比增长5.1%。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智能电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未来投资战略分析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电网工程建设投资完成5277亿元,同比增长5.4%。重点工程加快建设,白鹤滩-浙江、驻马店-武汉、福州-厦门等6项特高压工程及川藏铁路施工供电二期等一批重点工程建成投产,电网资源配置能力持续提升。2024年1-8月电网工程投资额3330亿元。

  智能电网作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全力支持,吸引了大量企业进入该领域。中国智能电网公司数众多,涵盖了从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到用电的所有的环节,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国电南瑞、中国西电、特变电工、许继电气、东方电子等企业凭借其技术实力、市场占有率和业绩表现处于领先地位。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输变电业务、新能源业务、能源业务及新材料业务。公司的基本的产品有变压器及电抗器、电线电缆、多晶硅有关产品、煤炭产品、黄金产品、铝电子新材料和铝及合金制品、电力产品、输变电成套工程、太阳能及风能系统工程等。

  根据特变电工2023年财务报表,特变电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982.1亿元。其中,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107亿元。

  按照产品分类,2023年特变电工营业收入中,18.84%由变压器产品创造,13.81%由电线%由输变电成套工程创造,4.36%由发电业务创造,其余营业收入由别的业务创造。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提供以能源电力智能化为核心的能源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公司的基本的产品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供电控制系统设备、计算机及外部设备、通信交换、通信终端及通信设备。公司多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专利金奖等高等级奖励。在智能电网领域,公司承担了诸多国家级科技项目攻关以及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研发任务,主导和参与多项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引领行业技术发展,提升产品技术水平。

  根据国电南瑞2023年财务报表,国电南瑞实现营业收入515.7亿元。其中,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13亿元。

  按照产品分类,国电南瑞2023年主营构成中,49.71%由智能电网创造,其余营业收入由其他业务创造。

  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涵盖规划、开发、咨询、设计、EPC、智能运维的各类电力能源综合集成解决方案、分布式光伏集成产品及服务、数字能源产品及服务。公司及子公司的主要产品(服务)包括:电力规划和工程建设前期咨询、发电工程勘察设计、输变电工程勘察设计、EPC工程总承包等。公司拥有工程设计电力行业甲级资质,业务领域众多,处于行业第一级。公司研发成果斩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电力创新奖技术成果一等奖等多项殊荣。

  根据永福股份2023年财务报表,永福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0.34亿元。其中,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54亿元。

  按照产品划分,2023年永福股份营业收入中,71.61%由电力能源综合集成解决方案及服务创造,25.47%由分布式光伏集成产品及服务创造,其余营业收入由其他业务创造。

  国投电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发电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主要产品有电力。从装机结构来看,公司水电控股装机为1676万千瓦,为国内第三大水电装机规模的上市公司,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根据国投电力2023年财务报表,2023年国投电力实现营业收入567.1亿元。其中,归属母公司股东的纯利润是67.05亿元。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电动汽车充换电、轨道交通及工业智能化五大核心业务。公司产品主要分为智能变配电系统、直流输电系统、智能电表、智能中压供用电设备、新能源及系统集成、充换电设备及其它制造服务六类。公司聚焦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电动汽车充换电、轨道交通及工业智能化五大核心业务,先进储能、智能运维、电力物联网、氢能产业等新兴业务,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各环节。获批省智能充换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司通过软件能力CMMI5级认证。全国产化嵌入式软硬件平台入选国资委第一批央企深化安全可靠替代工作典型案例。“非技术线损实时主动监测及智慧治理技术方案”获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

  根据许继电气2023年财务报表,2023年许继电气实现营业收入170.6亿元。其中,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5亿元。

  按照产品分类,2023年许继电气营业收入中,26.83%由智能变配电系统创造,20.42%由智能电表创造,18.41%由智能中压供用电设备创造,7.04%由充换电设备及其他制造服务创造,4.2%由直流输电系统创造,其余营业收入由别的业务创造。

  近年来,国家要求打造新型电力系统,提升电网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智能电网政策加速落地。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如2024年6月发布的《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保障新能源高水平发展的通知》 提出,为国家布局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等重点项目开辟纳规“绿色通道”。为做好2024年新能源消纳工作,重点推动一批配套电网项目建设。国家能源局结合国家电力发展规划编制,组织并且开展跨省区系统调节能力优化布局工作,促进调节资源优化配置。构建智慧化调度系统,提高电网对高比例新能源的调控能力。

  技术进步是推动智能电网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一方面,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的进步为智能电网行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通过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的技术,智能电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更精准的数据采集、更高效的能源管理以及更优化的电力调度。这不仅提高了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还为用户更好的提供了更方便快捷、个性化的电力服务。另一方面,AI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应用也在智能电网行业中发挥着逐渐重要的作用。这些技术能帮助电网企业实现对电网设备的智能监测和预警,及时有效地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风险隐患。同时,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学习,智能电网还能实现更精准的负荷预测和能源调度,从而进一步提升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市场需求也是推动智能电网产业链完善的主要的因素。随着电力需求的一直增长和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智能电网的市场需求日益旺盛。用户对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的要求逐步的提升,这推动了智能电网产业链向更高水平发展。

  此外,智能电网还在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方面逐渐完备。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挖掘,智能电网能够为电力企业和用户更好的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服务,推动电力行业的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随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和协同创新,智能电网的所有的环节之间的联系也日益紧密。这有助于形成更加完整、高效的智能电网生态系统,推动智能电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能电网行业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行业地位证明、可行性研究报告、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十五五”规划等咨询服务。